我們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朋友們分享的寶貴意見,整理了一些常被問到的問題與解答,讓大家能夠在這邊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更深入的了解手工皂的好處。
問題 1:手工皂跟市售香皂有甚麼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富含「甘油」而且不含「合成的清潔劑」。甘油(Glycerin)是在皂化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產物。是一種保濕劑,能夠幫你將鎖住肌膚的水分進而潤濕、柔軟你的皮膚;市售香皂則把甘油抽取出來並且分開販售或是把甘油添加到其他保濕、護膚產品來提高收益。

合成清潔劑是指主要物質為化學合成物的清潔劑,這類清潔劑的成分與製造過程複雜,而肥皂只是單純地將油脂與鹼液混合。這些化學物質大部分來自石化工業,所以又稱作石化清潔劑。它們除了可能引起人體肌膚問題,還會對環境帶來危害,只要稍微搜尋一下就能夠找到很多資料,在這裡就不深入討論。合成清潔劑會過度清潔你的肌膚,導致皮膚乾燥與老化;而不含合成清潔劑的手工肥皂則能夠適度、溫和地清潔你的肌膚。
至於市售香皂,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防腐劑。業者為了讓這些香皂可以久放,所以會添加防腐劑,防腐劑雖然可以防止肥皂腐壞,長期接觸卻容易造成皮膚病變,而且一樣會導致皮膚乾燥,除了乾燥、防腐劑等缺點之外,還有其他琳瑯滿目的化學添加物(色素、香料、發泡劑….等),也常常可見於市售香皂的成分中。
相較之下,一個配方設計得宜的手工皂在皮膚清潔的表現上,比市售香皂優秀許多。
如果你從沒用過手工做的肥皂,為了你的皮膚好,建議你應該試試。手工皂跟市售香皂使用時跟使用後皮膚的觸感大大地不同,我們會在製作過程的最後加上一道超脂(Superfat)的程序,讓完成的皂體中多出了沒有經過參與皂化珍貴植物油,發揮保濕、滋潤的作用。

問題 2 :為什麼各家肥皂上面的成分標示都不一樣呢?
在大賣場、百貨公司架上看到的肥皂成份開頭常常看到皂鹼、Sodium Hydroxide。為什麼有些手工皂的成分標示上就沒有呢?
還沒開始自己動手做肥皂之前,我一直在一個又一個沐浴用品、洗髮精之間流連,找尋適合我的產品,不知不覺養成喜歡看成分標示的習慣。其實市面上的香皂,下次你可以試著隨便拿一塊起來看,你會發現,上面常常是一張中文翻譯的成分標示貼在一張英文的成分標示上,而且同一款肥皂每一塊的標示還可能不一樣。
這邊給您一些判斷成分標示的小訣竅,下次拿一塊架上的肥皂仔細看看英文的部分您會發現,有一個叫做 Sodium Hydroxide 的東西常常出現。那麼它到底是甚麼呢?Sodium Hydroxide就是鹼同時也是製作肥皂的主要成分。
以下列出一個簡單肥皂皂化原理:
脂肪 + 鹼溶液(氫氧化鈉+水) -> 脂肪酸鈉 + 甘油
脂肪也就是手工皂成分標示中的列出的植物油或動物油,又叫做三酸甘油脂。鹼可以是氫氧化鈉也可以是氫氧化鉀(要做液體皂時使用)。
當兩者混合之後,氫氧化鈉(NaOH)溶液將三酸甘油脂分離成甘油與脂肪酸後,再與脂肪酸結合成脂肪酸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肥皂了。所以:
脂肪酸鈉 = 肥皂
因此,鹼是製作肥皂不可或缺的成分,只要是皂,成分中就一定含有鹼。
問題 3 :晾皂是甚麼意思?為什麼常聽人說要等30天?
其實晾皂簡單來說就是把做好的皂,一塊一塊的切開後放在架子上並靜置於一個有空氣可以流通、通風良好的場所。如果是用冷製法(我們採取的做法)製作的手工皂,完成後大約需要4~6週(30天)的時間晾皂,但有些成分大部分是(或全部都是)橄欖油的皂則需要更久的時間來晾皂。

在晾皂的時候有兩件事情會發生。首先,皂體會因為裡面含有的水分慢慢蒸發而變得更緊實、更硬。晾得越久、越硬的皂可以用得更久;再來,在晾皂過程中,隨著時間的過去,每個禮拜同一塊皂的洗感都會變得越來越溫和。
因為我們自己手工製作、晾皂,所以有機會在整段晾皂期間去實際試用並且驗證手工皂在晾皂前後的差別。剛做好的皂酸鹼值(PH值)約在 9~10 之間,洗起來會讓皮膚有刺激、不適感。當經過約 30 天完成晾皂之後,我們會做酸鹼值測試,這個時候酸鹼值應該要降到8以下。跟剛做好的皂相比,這個時候使用起來就沒有任何不適感,能夠溫和的清潔肌膚。

問題 4 :冷製皂、熱製皂有甚麼不同?用起來有甚麼差別?
業者大都會強調自家的皂是用「冷製法(Cold Process)」或「熱製法(Hot Process)」製作,而且製作過程費時費工,絕不使用現成的皂基。在這邊要稍微解釋一下到底甚麼是冷製法與熱製法:
冷製法(Cold Process)製作的肥皂又叫做 CP 皂,是在低溫的環境下製作,精準的秤量需要的鹼水與油脂並且混合在一起不斷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會發生皂化反應,皂化時皂液(混和的鹼水與油脂)溫度會自然地慢慢升高。在不斷的持續攪拌後,皂液會漸漸變得濃稠,最後達到一個 Trace 狀態,再將達到Trace的皂液倒入皂模中,靜置一天以上讓皂液凝固,最後將凝固的皂體取出,切塊並且晾皂,就完成了手工皂的製作。

熱製法(Hot Process)製作的肥皂又叫做 HP 皂,跟冷製法的過程類似,差別在熱製法會在皂液攪拌的過程中加熱加速皂化。如果是在家製作熱製皂,常見的方式是將秤量好的材料放進電鍋中加熱,並且一邊加熱一邊攪拌。以熱製法製作的熱製皂只要晾個幾天就能夠使用,不像冷製皂要等那麼久。
在外表上,熱製皂的特徵是表面粗糙。冷製皂則比較光滑,而且可以做渲染皂、分層皂等等讓製作者發揮創意的不同皂款。
問題 5 :我可以拿手工皂洗臉嗎?
由於現在的清潔用品分類琳瑯滿目,洗面乳、沐浴乳、洗髮精,所以大家都很習慣將清潔用品依使用部位做分類,於是我們常被問到:
「這可以洗臉嗎?」
「這可以洗頭髮嗎?」
等問題,一般來說,臉部肌膚比身體肌膚還要敏感。所以拿手工皂洗身體感覺剛好,洗臉卻可能太乾、不舒服。其實我自己會拿我們做的皂從頭洗到腳,而朋友們有的則拿來洗臉、洗身體,頭髮還是用洗髮精洗。所以我們會建議您:都試試看,用得習慣就好。
我的話,臉部肌膚會比身體肌膚容易出油,在抹肥皂洗過一次後,T 字部位會還有些油,這時再沾肥皂洗一次就好。我認為這也是使用溫和的手工皂能夠帶來的好處:了解自己的皮膚類型與狀況。
問題 6 :我用市售香皂會過敏,用手工皂就不會了嗎?
這個問題我們沒辦法給您肯定的答案,畢竟肥皂是清潔用品,不是藥品。而每個人的膚質跟肌膚狀況不同,常常有人問我們有沒有適合青春痘用的手工皂?我們都會建議他還是早睡早起、少吃油膩、多運動比較有效。
然而我們肯定的是,許多人的皮膚會對市售香皂內含有的化學添加物過敏。這些化學添加物除了讓你的皮膚過敏,還會導致肌膚乾燥。使用沒有化學添加物的手工皂,可以相對地減少皮膚過敏的來源。
問題 7 :我真的很喜歡 XXX(例如:薰衣草) 的香氣,可以做一款這種香味的肥皂嗎?
出於對皮膚健康的考量,我們堅持並且強調絕不添加人工香精。至於甚麼是人工香精?在這邊必須要解釋一下:
要讓清潔用品有香味常見的添加物就是精油跟香精,精油(Essential Oil)是100%從植物萃取的天然成分。而香精(Fragrance)則是以化學方式來合成、模擬出植物香氣的油,沒有任何本來植物的療效。

上述的香精在前面就提到過我們並不添加,我們只添加從植物中萃取、未稀釋的純精油。但是,在冷製皂中添加精油其實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讓我們來看看精油從製作過程添加進原料中,再到您的手上開始使用,中間經歷了那些過程:
首先,添加精油的時機一般是在皂液 Light Trace 的階段加入,加入之後再繼續攪拌直到皂液Trace。所以從精油加入時的Light Trace、Trace一直到入模靜置一天以上這段時間,皂化的過程都在進行,這時精油的氣味與成分會因為鍋中皂液的強鹼而多少被破壞,於是氣味就少了一些。
再來,冷製皂脫模之後最少要晾皂 30 天,而晾皂又要求在通風良好的環境進行,所以經過30天後,皂體中添加的精油不斷的揮發到空氣中,氣味又少了一些。
最後,完成的肥皂在過了30天以上後,到了您的手上開始使用,您將肥皂沾濕,塗抹在身上或臉上,搓揉起泡,按摩全身,然後沖掉。整個過程,精油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非常短暫。在沖洗身體的時候也被一併帶走。
根據我們的了解,精油是需要藉由按摩、薰香或是泡澡,才能夠被身體、皮膚吸收,將精油添加到冷製皂中,其實消費者最後得到的只有殘留的氣味以及昂貴的價格。
當然,如果要讓冷製皂有強烈的氣味,可以添加大量的精油,但是這麼做,提高的成本最後還是轉嫁給消費者。因此,我們認為,添加精油,對消費者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
問題 8 :你們的肥皂中含皂鹼嗎?
製作肥皂的過程不能沒有鹼(NaOH / 氫氧化鈉),但是配方與比例都正確無誤,完成皂化後的皂體中則是不含氫氧化鈉的。沒有鹼,肥皂就不能變成肥皂,油脂與鹼起了稱為皂化的化學反應最後才會變成肥皂。

每一種油脂要達到皂化所對應的鹼量都有一個稱做皂化價的標準值,所以在秤量油品重量的時候,必須要十分精準,否則會造成鹼量不足做出失敗的皂;或是鹼量過多,讓完成的手工肥皂裡面含有沒反應到的鹼。
因為我們做的是冷製皂,所以了解鹼是很危險的東西,但是只要用量正確,讓全部的鹼都參與皂化,完成的手工肥皂就是安全的。
前面有提到,我們的手工皂在製作過程中,會加上一道超脂(Superfatting)的步驟,在皂液 Light Trace 的階段,加入有保護、滋養肌膚效果的油品。除了讓完成的手工肥皂多了一分保濕的效果;同時確保皂體中沒有任何殘留的、未參與皂化反應的鹼在皂液當中。
(若您想更深入了解,請參考我們這篇關於皂鹼的文章,告訴您到底什麼是皂鹼。)
問題 9 :手工的肥皂不含防腐劑的話,那保存期限是多長呢?
用冷製法做的手工皂洗感會隨著時間變得更好。只要保存良好,我們的手工肥皂最起碼可以放個半年至 1 年。就跟酒越陳越香的道理一樣,一塊成分天然的冷製皂是需要「呼吸」的,皂體在接觸到空氣的過程會因為水分的蒸發而些微地變得更小、更硬、更耐用也更溫和。
但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超脂(Superfatting)這道程序,讓皂體中含有額外的、沒有參與到皂化的植物油,這些珍貴植物油(如澳洲胡桃油、乳油木果脂)雖然提升了手工肥皂的保濕與滋潤效果,卻也會因為時間過久而酸敗(Rancidification),產生油臭味。所以請確保肥皂的保存狀態能滿足以下的條件:
- 打開肥皂的包裝或用透氣的材質保存
- 放在乾燥、通風良好的場所
- 放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照射
另外,我們有些皂款會帶有原料原始的顏色(例如紅棕櫚油的橘色),這些顏色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慢慢褪去(就如前面提到精油的氣味一樣),天然的東西就是如此,請不用擔心。
問題 10 :為什麼手工皂特別容易軟爛?
不一樣的油脂在皂化後有不一樣的特性,有些油脂提供起泡力(例如椰子油)、有些提供硬度(例如棕櫚油)、有些提供保濕力(例如橄欖油、酪梨油)….等等。我們的手工皂配方中,提供保濕力的油品佔了絕大部分的比例,而大量含有這類油脂的手工肥皂特性就是「容易軟爛」。

所以我們總是會提醒顧客,在使用完畢時,要將肥皂放在皂盒上,避免泡在水裡,而且要記得倒掉皂盒內的積水,這樣才能延長使用時間,因為我們的手工肥皂富含天然的甘油(Glycerin),而甘油的親水性佳、吸水力很強,所以在每次使用時都會吸取水分,導致皂體軟爛。
如果對於肥皂該如何保存有疑問的話,請參考這篇關於手工皂保存的文章:
https://soapguy.tw/2016/09/how-to-store-homemade-soap.html
希望以上的問題能夠解決您的疑慮,如果有任何問題我們沒有解答到,歡迎直接留言或是在與我們聯繫的頁面留下訊息。
當然,至 Facebook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apguy.tw) 留言我們也會回覆,在 Facebook 上蒐尋「肥皂人 soapguy」就能夠找到,
請問為什麼肥皂表面會起一些白色的 一塵?
您好,因為沒有看到照片不確定實際遇到的狀況。但猜測應該是所謂的白粉現象。以下措施,可以幫助避免白粉的出現:
1. 打皂前油、鹼水的溫度維持在50度左右
2. 打到濃T再入模
3. 減少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