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保存手工皂,預防肥皂壞掉、起油斑、出汗

手工皂保存方法-裝入紙袋-避免日照-肥皂人-SOAPGUY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一些手工皂使用方法來避免肥皂軟爛、延長使用壽命。這次,則要介紹手工皂的保存方法。

因為我們在市集,只要遇到停留下來參觀的朋友,幾乎都會問到這些問題:

「這個能放多久?」
「這能放嗎?會不會很快壞掉?」
「該如何保存呢?」

所以,這次要再用一篇文章的篇幅來分享我們從開始製作手工皂以來,關於「如何保存」的心得。了解這些基本的觀念跟方法,可以幫助各位讓買回來還沒開始使用的肥皂,能夠放久一點,不然還沒開始用就壞掉是很可惜的。

妥善保存,保留香氣與顏色

若您是一次購買大量的手工皂想要屯貨,那一定會有相當數量的皂不會馬上用到。這個時候,妥善的保存它們,除了可以延長保存期限,還可以保留肥皂本身的香味與顏色。在市集、百貨會買到的手工皂,依製作方式可以分成三種:冷製皂、熱製皂及皂基皂。

以冷製皂來說,剛製作好不能馬上包裝,需要先靜置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下一段時間來「晾皂」,因為使用冷製法完成的皂體中還含有許多水分,要用晾的方式讓皂在一邊持續皂化的時候也讓水分蒸發,整個過程至少要經過三十天,而後才能夠包裝;而使用熱制法,在製作過程加溫的熱製皂,由於使用高溫加速皂化過程,完成的肥皂,需要晾皂時間比冷製皂短,大概一到兩周即可開始使用;另外還有一種使用皂基融化、再製的皂基皂,因為皂基本身是已經完成的成品,所以可以在融化、入模、脫模之後就馬上包裝。

保存肥皂最重要三大因素:日照、溫度、濕氣

基本上,使用冷製皂、熱製皂或皂基皂的保存方法大同小異,也就是一樣麻煩。

這三種皂都怕潮濕的空氣,因為它們含有高比例的植物甘油,會吸附空氣中的濕氣而在皂體的表面產生細小的水珠,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流汗」。如果一直把肥皂放在潮濕的環境,它就會不停出汗,而這些水分就是造成皂體起油斑、酸敗的關鍵因素。潮濕的環境甚至會導致手工皂在還沒晾皂完全就開始起油斑而報銷。

然後,日照與溫度基本上可以算是同時存在、也同時影響手工皂保存的原因。因為在日曬的環境下,會因為陽光的照射而讓皂體溫度升高。溫度升高除了會加速酸敗,還會讓添加精油的香味加速揮發;除了溫度升高加速酸敗,日照還會導致皂體褪色,有些手工皂因為配方裡的植物油(比如紅棕櫚油)含有天然的色素,在受到日光的照射下,會讓這些植物油含有的天然色素褪色。

米糠皂-紅棕櫚油-曬太陽褪色-放陰涼處沒事-肥皂人-SOAPGUY
左邊的皂放置在有光線的環境,顏色明顯褪色;右邊放在陰涼處的皂則沒事

所以要保存手工的肥皂,只要能夠避免高溫、日照以及濕氣,基本上都能夠放個半年、一年以上而不會壞掉。

如何保存,才能久放?

放在家裡,基本上已經能夠隔絕日光直射,但是如果下雨了怎麼辦?該怎麼避免肥皂接觸到潮濕的空氣呢?也許有的朋友家中有除濕機,可以控制環境的濕度,但如果家中沒有除濕機的人,碰巧又居住在常下雨、潮濕的地區該怎麼辦?在這邊提供一個很好用的方法:裝紙袋、塞置物盒。

手工皂放紙袋隔絕光線-保持透氣-肥皂人-SOAPGUY
放紙袋隔絕光線,稍微隔絕水氣,再放進置物箱更完美

把肥皂用紙袋裝好,紙袋可以一定程度地隔絕空氣中的水氣,而且因為紙袋本身能夠透氣,所以可以讓需要持續晾皂的冷製皂內含的水氣持續揮發,讓肥皂變得更扎實、耐用。

而放在置物盒內,則是要進一步阻絕濕氣,如果您是住在宜蘭這種常下雨的區域,大部分時間空氣都太潮濕,單純的把肥皂放進紙袋,長時間下來還是會吸到水氣,這時就要放在塑膠(或其他不透氣)置物盒內,才能放得久。

各位現在可以看看家裡的手工皂,是不是有出汗呢?如果有的話,先將它們擦拭風乾,然後用我們的保存方法試試吧。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