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的歷史介紹,起源與發展過程

肥皂的歷史-最早的起源與發展過程介紹

肥皂的誕生,背後有一段悠久的歷史,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古巴比倫文明,今天人類用來洗身體、洗碗、洗衣服及家事清潔所用到的肥皂與清潔劑,它們的開發與研究,都是建立在那段古早時期的知識上面。

考古學家在巴比倫王國遺跡中,發現的眾多刻有銘文的陶製圓筒,其中有段銘文提到製作某種物質的步驟,這段銘文寫著「將油脂與灰燼混合在一起加熱煮沸」,這段文字描述的,正是製作肥皂的一種方式。這個證據顯示,古代的巴比倫人最早在西元前 2800 年就曉得如何製作肥皂。

巴比倫銘文-記載著歷史上最古老的肥皂製作方法

而從古埃及的文獻中也發現,當時的人們已經有固定洗澡的習慣。在西元前 1500年前的莎草捲上所記載的醫學文獻上寫著「將動物、植物油脂與鹼性鹽混合後所製造出類似肥皂的成品,可以用來治療皮膚疾病、清潔身體。」

早期的肥皂也出現在許多其他古代文明中。但肥皂真正被稱為「肥皂(Soap)」這個名字,是出現在古羅馬的文獻中。古羅馬人會向神明獻祭牲畜,而其中一個有名的場所是一座被名叫「肥皂山(Mount Sapo)」的神山。獻祭的牛羊被帶到山坡上宰殺後,放到木柴堆成的祭壇上焚燒,動物的油脂因為高溫變成了液體狀,與祭壇上的灰燼混合,產生了原始的肥皂,隨後與泥土一同被雨水沖刷與河道旁邊的泥土混合,當地的人們發現,使用這種混合的物質洗滌衣物變得更容易、乾淨,於是人們就以神山(Sapo,亦即英文的Soap)的名字將為這種混合物命名。

但這座「Mount Sapo」並不存在於任何羅馬的文獻中,所以這段記載也被認為是一段虛構的神話。

公元467年,西羅馬帝國陷落之後,歐洲進入了中世紀。這段時期的社會陷入動盪不安,人民變得貧窮、城市骯髒凌亂,人民的衛生習慣不好,普遍沒有洗澡的習慣,在經濟與衛生條件不好等的多重影響下,各種疫病也開始肆虐,其中包括在 14 世紀爆發、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

歐洲中世紀爆發的黑死病-鼠疫-缺乏洗澡觀念-衛生條件差

一直到了 17 世紀,在歐洲(尤其是比較富有的地區),保持個人清潔與洗澡的習慣,才又慢慢地流行、普及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的英國,政府向肥皂的生產商徵收了高額的生產商,並且針對肥皂的生產製訂了許多不合理的規定,導致肥皂漲價,成為貧窮的人負擔不起的奢侈品,肥皂產業也被把持在大資本家的手裡。直到 19 世紀後期,肥皂稅的取消,肥皂才變成大家都能買得起的日用品。

相較之下,在中世紀時的許多其他地區,個人清潔對當地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在日本,每天洗澡是基本常識;而在冰島,由於地熱資源豐富,在露天溫泉清潔身體是當地人習俗之一。

7世紀時,在義大利、西班牙及法國,肥皂生產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同時他們也是製作肥皂主要原料的生產國(例如橄欖油),原料的取得十分方便,於是這三個國家便成為了早期肥皂生產的核心國家。

在 12 世紀,英國人開始了肥皂的製作;到了 16 世紀,美國也開始普及。但此時肥皂製作的技術還尚未發達。

直到 1856 年,肥皂稅被廢除之後,各種生產與交易的限制才終於鬆綁,肥皂再度變成人人都買得起的日用品,進而提升了公共衛生水平。

在 1791 年,肥皂的大規模生產才有了關鍵性的進展,而這要歸功於一位名為尼古拉斯‧勒布朗的法國科學家。尼古拉斯發明了如何從一般的鹽製造出純鹼的方法,這為肥皂的工業化生產奠定了基礎。因為純鹼對在肥皂的製作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

人工合成的純鹼-蘇打粉的發明-促成了肥皂的大規模生產

在工業技術與制度進步、工廠機械化的時空環境之下,很快地,肥皂產業加入了美國發展最迅速的產業的行列中。

相同的化學製程與原料,一直沿持續沿用,沒有太大的變動,到了 1916 年,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繼爆發。造成生產肥皂所需的動物油、植物油,供應量嚴重短缺。化學家於是開始尋找其他原物料,並研究如何使用化學合成的方式,製造出替代肥皂的清潔用品,這就是清潔劑誕生的背景。

由於原料充足、成本低廉,由石化原料製成的合成清潔劑,成為了市面上的主流。今天的我們,使用的、購買得到的清潔用品,極大部分都是洗髮精、洗碗精、沐浴乳、洗手乳等,使用界面活性劑製成的「清潔劑」;但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人們,如果需要使用清潔用品,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肥皂。

現在各位知道手上的肥皂是怎麼來的了嗎?不管您愛用的是清潔劑或肥皂,今年肺炎的疫情持續延燒中,從外面回到家後,不要忘記仔細清洗雙手喔!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